456亚洲,黄色毛片在线视频,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,国产精品丝袜在线播放,亚洲精品在线网址,欧美亚洲色图视频,亚洲精品国产区欧美区在线
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
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國家主場紀念活動在陜西榆林舉行

2023-06-19 09:30:04   

6月17日,是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,我國紀念主題為“勇?lián)姑?、不畏艱辛、久久為功,努力創(chuàng)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”。當天上午,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國家主場紀念活動在陜西榆林舉行,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“三北”等重點生態(tài)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,推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。

6月17日,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國家主場紀念活動在榆林舉行  記者 莊晨陽 攝

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唐芳林作主旨講話,副省長戴彬彬致辭。國家林草局原副局長、中國治沙暨沙業(yè)學會會長劉東生出席,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孫國吉主持,市長張勝利致辭。

唐芳林要求,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,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大力弘揚“三北精神”,堅決扛起防沙治沙重任,堅決打好“三北”工程防沙治沙攻堅戰(zhàn)。要抓緊制定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“三北”等重點生態(tài)工程建設的意見,修訂、編制“三北”工程總規(guī)和六期規(guī)劃,研究制定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標志性戰(zhàn)役實施方案,明確每個戰(zhàn)役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。建立“三北”工程部際聯(lián)席會議機制,統(tǒng)籌指導、協(xié)調推進相關重點工作。健全“三北”工程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體系,強化生態(tài)用水等各項支撐保障。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國際交流合作,支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荒漠化防治。建立健全防沙治沙責任考核機制,將防沙治沙工作納入林長制考核。

戴彬彬在致辭中表示,陜西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,學習兄弟省份的好經驗好做法,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(tǒng)治理,加強治沙、治水、治山全要素協(xié)調管理,進一步弘揚“三北精神”和治沙精神,苦干實干、久久為功,守護好黃河母親河,守護好秦嶺中央水塔和中華民族的祖脈,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陜西貢獻。

張勝利說,樹就是榆林的根,綠就是榆林的命,榆林將樹牢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綠色發(fā)展理念,統(tǒng)籌好生態(tài)保護和糧食安全、能源安全,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榆林的綠色,讓沙漠綠洲青春永駐,為努力創(chuàng)造新時代中國防沙、治沙新奇跡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
記者從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國家主場紀念活動上獲悉,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防沙治沙取得了顯著成效,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033萬公頃,53%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,初步建立了法治、政策、科技推廣等體系,走出了一條符合自然規(guī)律、符合國情地情的中國特色防沙治沙道路。

中國是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,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57.37萬平方公里,占國土面積的26.81%。沙化土地面積168.78萬平方公里,占國土面積的17.58%。長期以來,通過持續(xù)系統(tǒng)治理,我國荒漠化、沙化土地呈現出“整體好轉、改善加速”的良好態(tài)勢。

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持續(xù)“雙縮減”。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(xù)4個監(jiān)測期凈減少。與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凈減少5萬平方公里,沙化土地凈減少4.33萬平方公里。

沙區(qū)林草植被明顯改善。與2009年相比,沙區(qū)平均植被蓋度上升了2.6個百分點,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(qū)20年間林草綜合植被蓋度由39.8%提高到45.5%,三北工程區(qū)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,重點治理區(qū)實現了由“沙進人退”到“綠進沙退”的歷史性轉變。

風沙危害得到抑制。2019年八大沙漠、四大沙地的土壤風蝕總量較2000年下降約40%,近10年(2011—2020年)北方地區(qū)春季年均發(fā)生8.4次沙塵天氣過程,低于常年同期的12.5次。

先進典型不斷涌現。在長期的防沙治沙實踐中,先后涌現出塞罕壩、八步沙等治沙先進典型和石光銀、牛玉琴等治沙英雄。塞罕壩精神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。

履約和國際合作成效明顯。我國積極履行《聯(lián)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》,加強國際合作,為全球生態(tài)治理不斷貢獻“中國方案”,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。

市委副書記李雄斌,副市長沈效功,石光銀等全國治沙造林杰出代表,來自荒漠化地區(qū)的13個?。ㄗ灾螀^(qū)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草部門代表參加活動。

來源:榆林日報
編輯:符金壯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031703 m.yddma.com